語音芯片壓縮一般都采用什么壓縮技術呢?由于現在都采用數字音頻技術,為了降低音頻數據的存儲空間和降低傳輸難度。所以語音數據必須進行壓縮。才方便存儲和傳輸。在語音編碼技術領域,各個廠家都在大力研發自己的語音芯片編碼和壓縮技術,使得在語音芯片領域的技術繁多,相對兼容性查,各個廠家的技術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推廣。所以,需要綜合現有的編碼技術,制定出相應的語音芯片標準出來。自20世紀70年代起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語音編碼壓縮技術標準。其中CCITT推出的G系列標準,而ISO測試推出H系列標準。
一、電話音質,由于電話的帶寬有限,所以傳輸頻率范圍一般是200hz-3.4kh語音壓縮。針對電壓頻帶的壓縮標準主要有G.722(64kb/S)、g721(32KB/S)、G.728(16kb\S)和G.729(8kb/S)等壓縮算法。
二、廣播領域。一般廣播分為調幅廣播和調頻廣播,調幅廣播一般是50hz-7khz音頻壓縮則主要是采用G.722
而調頻廣播在相對音質比較好并且支持立體聲所以一般頻率響應范圍一般是在20hz-15khz以及CD音質20hz-20khz的寬頻帶音頻壓縮。
語音芯片一般則是采用G.721音頻編碼壓縮算法,這種算法在8K采樣率情況下數據流為32kb/S采用4:1壓縮,音質處于一般水平。但是由于解碼和編碼相對比較簡單,運算簡單。在很多語音芯片得到廣泛應用。還有一種在試采用PCM編碼,這種編碼又稱無損編碼,音質相對比較好,但是占用空間相對比較多。所以在語音芯片中只有客戶要求音質比較高的情況下才會采用PCM編碼算法。
本文語音芯片的音頻壓縮編碼算法研究由奧爾偉業m.daohang52.com提供。相關推薦:音樂芯片